李家有女,人称子柒。联系邮箱:loveliziqi777@163.com
送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想送一份祝愿给大家,所以唱了这首歌; 因为想唱这首歌,所以才做了一朵绽放于蜀锦之上的绒花; 我祝福每位看到这个视频的朋友,锦上添花、绽放绚烂,称心如愿、一世荣华! #李子柒绒花 #抖音精选 #百young非遗计划 #非遗守护人 #大有学问
拿柴房造了一个森林衣帽间 很多年以前就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衣帽间 我想要它是坐落在森林里的,周围有花海 还可以躺在衣帽间的沙发上看星星…… #李子柒森林衣帽间 #抖音精选 #大有学问 #新农人计划2024 #乡村生活家
雕漆隐花,雕出紫气东来! 这个大漆视频迟到了四年 “漆”同“柒” 我给这幅雕漆隐花的漆器作品取名“紫气东来” 麒麟回首,万事不愁。 也把这份祝愿送给看到视频的每一个你,很想你们#李子柒紫气东来 #抖音精选 #百young非遗计划 #非遗守护人 #大有学问
清凉爽口,凉菜界知名选手——拍黄瓜 #抖音美食创作人
李子柒(抖音号:71158770)是中国现象级短视频创作者,以“东方美学叙事”重构了乡村生活的诗意表达。她的作品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视听语言深度融合,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文化共鸣,被誉为“21世纪的陶渊明”。
李子柒本名李佳佳,1990年出生于四川绵阳安州区农村。幼年经历坎坷,14岁辍学务工,2012年返回家乡照顾生病的奶奶,这段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原点。2015年,她开始尝试短视频创作,初期作品聚焦美食制作,如《兰州牛肉面》单条播放量突破5000万。2017年组建专业团队后,创作转向系统化,确立“古法技艺+田园生活”的核心内容框架。2021年因与经纪公司微念的股权纠纷停更,2024年11月携非遗主题作品强势回归,首条视频《雕漆隐花》微博观看量24小时破亿,抖音单周涨粉1200万。
(一)技艺传承的深度呈现
李子柒的作品构建了完整的传统技艺图谱:
- 饮食文化:从种稻酿酒到制作酱油,完整呈现《齐民要术》记载的酿造工艺
- 手工技艺:复原汉代“素纱襌衣”织造、宋代点茶法、文房四宝制作等非遗项目
- 农耕智慧:展示梯田开垦、古法造纸、蜀锦织造等传统生产方式
在2024年回归后的作品中,她更深入非遗领域,如耗时一年拍摄的《雕漆隐花》,完整记录从漆树采割到器物成型的28道工序,视频中“漆”与“柒”的谐音隐喻,将技艺传承与个人符号深度绑定。
(二)美学体系的极致构建
- 视觉语言:采用电影级4K拍摄,运用延时摄影记录云雾流动、星空旋转,四季流转的光影变化构成天然叙事节奏
- 声音设计:原创古琴、琵琶配乐与自然声效(如溪流声、鸟啼声)融合,营造沉浸式东方意境
- 场景美学:打造“李子柒式庭院”——青瓦白墙、竹编灯笼、传统农具陈列,形成可复制的文化景观符号
(三)文化传播的全球效应
截至2025年1月,李子柒YouTube频道订阅量达1870万,视频平均播放量超5000万次,成为首个在该平台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。她的作品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价为“用诗意影像打破文化隔阂”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赞其“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范本”。
(一)文化传播的里程碑
- 2019年受聘成都非遗推广大使,2024年担任“焕新非遗计划匠心守护大使”
- 2025年央视春晚表演《迎福》,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舞台科技结合
- 参与制作的《中国传统色》系列视频,被纳入多所海外高校中国文化课教材
(二)商业生态的创新
- 品牌矩阵:创立“李子柒”同名食品品牌,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
- 文化IP:与故宫文创、国家地理合作开发联名产品
- 公益实践:设立非遗传承基金,累计资助200余名传统手艺人
(三)争议与突破
2021年的股权纠纷引发行业对创作者权益的关注,最终通过司法调解实现“内容创作权回归”。这一事件被写入《中国短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》,成为平台经济时代创作者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。
2025年1月,李子柒以“非遗传播者”身份亮相河南春晚,与百位传承人共同演绎《云台奇幻非遗市集》,节目引发全网3.2亿次互动。她的新作《蜀锦绒花》耗时8个月,完整呈现唐代“陵阳公样”纹样织造工艺,视频中首次公开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细节。
李子柒的创作不仅是个人IP的成功,更构建了新时代的文化传播范式。她用影像回答了“如何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”的命题,其作品已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,持续影响着全球观众对东方美学的认知。